2024-03-09 農(nóng)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
讀懂老人的心聲

北京老年醫(yī)院認知障礙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 呂繼輝

照例是充實的一天,我時而在病房穿梭,時而交流討論,時而伏案碼字。

到下班時間,窗外太陽已經(jīng)落山。我收拾東西的時候,病房里傳來護工師傅焦急又無奈的聲音,“您老不是要喝茶水嗎?這不就是茶水嗎?怎么嘗一下就吐出來了?”

我走過去一看,屋里坐著一位當天下午剛?cè)朐?,正等待接受認知障礙進一步檢查的老者。

晚飯后喂藥的時候,護工師傅用白水送,老人家吐出來不肯喝,說要茶水。護工師傅找來茶葉,老人家依舊拒絕,認為這不是他想要的那種。

我問他習慣喝什么茶?他用手比劃著說:“大大的、方方的盒子……”護工師傅試著猜了下,說了一種茶的名字,老人家竟然點了點頭。我趕緊回辦公室,同時在大腦中搜索哪位同事有喝茶的習慣。

正好幾位大夫加班還沒回家。中醫(yī)博士后張丹丹主治醫(yī)師說:“我有茶呀!這種比較適合這位長輩的體質(zhì)?!边呎f話邊飛快從她的柜子里找出了茶葉。

果然,老人家對新沏的茶特別滿意。他用杯子很熟練地斟水,水面停在多半杯處,然后細致地把茶水從一個杯子傾倒進另一個杯子,這樣反復倒換……雖然緩慢,但那熟練的動作讓我想到了表演茶道的大師——想來老人家是有茶功夫的,泡茶的過程一定讓他感到松弛和享受。

我不禁感慨,為認知障礙患者服務,需要廣博的醫(yī)學知識和生活常識呀!就像對待這位老人,除了掌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,還得會鑒別茶葉的品種。

我又想到一位前輩分享給我的一篇學習資料,其中有一段是從認知障礙患者立場發(fā)出的五個心聲,我讀之深有同感,在這里分享給大家——

第一個心聲:“我們有權承認自己是誰,有權對我們的生活做出選擇,包括一定程度上看上去疑似冒險的行為,并為社會做出貢獻。疾病的診斷不應該定義我們的全部,我們也不必為此感到羞恥?!?

第二個心聲:“我們有權繼續(xù)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,不受歧視,不接受不公的待遇,被社區(qū)所接受和接納,而不是孤立或孤獨地生活?!?

第三個心聲:“我們有權獲得及時和準確的診斷,并從了解我們以及訓練有素的人員那里獲得科學、適當、富有同情心和足夠的護理和治療。無論我們住在哪里,都希望被滿足?!?

第四個心聲:“我們有權被尊重,被認可為護理合作伙伴,得到教育、支持、服務和輔導,使我們能夠規(guī)劃和決定未來?!?

第五個心聲:“我們有權知道并決定是否參與有關認知障礙原因、治療和護理的研究?!?

聯(lián)系起當天送茶一事,我慶幸自己讀懂了認知障礙患者的心聲。“助人為樂”這句話我是無比贊同的,當幫助到別人時,自己收獲的精神回饋是治愈性的。救死扶傷的職業(yè)給了我足夠的幫助患者和其家人的機會。除了責任所在,人與人之間關愛、體諒的本性友善是構建在患者病痛和醫(yī)生辛勞之間的雙向支撐。 那天,我一整天工作的疲憊都在老人家滿意的笑容中一掃而空。有時這些微不足道的“分外”小事,給我的慰藉不亞于破獲疑難雜癥時的成就感。▲